【糞便播毒】每次沖廁水珠可濺起1米高 專科醫生:沖廁時蓋上廁板並不足夠
發布時間: 2020/02/13 13:23
最後更新: 2020/02/13 16:12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大,本港至今已累計50宗確診個案。香港城市大學工學院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副系主任賴志強及其團體發研究指,沖廁產生的水珠最高可濺起至離廁板版一米的位置,呼籲市民必須定期刷洗廁缸。
每次沖廁可產生1.4萬至8萬顆水珠
賴志強及其研究團隊在實驗室測試中發現,每次沖廁可產生1.4萬至8萬顆水珠,若水箱的位置相對於廁板的位置,或是採用閥門裝置的沖水系統,水珠最高可濺起至距離廁所板一米,並會隨著氣流而擴散,研究團隊量度出體積愈細的細菌,沖廁後在空氣中的濃度愈高。
城大工學院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副教授李偉明補充,現時本港家居的洗手間主要使用水箱沖廁或旋渦式沖廁,僅有極少數使用閥門裝置沖廁系統。他又提到,不少市民家中的沖廁模式為兩段式設計,建議可按一邊「小水掣」沖廁,減低水珠濺起數量,若仍未清潔好,可相隔數分鐘再按;並應定時清潔洗手間的抽氣扇。
賴志強坦言蓋上廁板沖廁有助減少細菌隨水珠和氣溶膠污染廁所及空氣,但其引述國際文獻指,由於廁板和廁缸間有數毫米的縫隙,在沖廁過程中,細菌仍會透過霧化過程離開廁缸,並飄浮於空氣中;加上細菌會黏附於廁缸表面,在多次沖廁後仍會透過霧化過程飄浮於空氣中,導致廁板、洗手盤以及洗手間地板等均會被細菌污染。
正確使用廁所的8個步驟
賴志強建議正確使用廁所的8個步驟,可減低細菌及病毒在廁所散播的風險:
1. 進入廁所時先關上廁所內任何窗戶
2. 開啟抽氣扇
3. 如廁
4. 如廁後把廁所蓋蓋上
5. 使用梘液及清水洗手
6. 離開廁所及關門
7. 繼續開啟抽氣扇
8. 在客廳或其他房間位置打開窗保持空氣流通約15至30分鐘
【港大研究】每5人只有1人蓋廁板沖廁 專家:細菌黏附皮膚增病毒感染風險
【家居防疫】漂白水1:99不是用瓶蓋量度 善用餵藥針筒及飲品膠樽正確稀釋漂白水
1:49的稀釋家用漂白水刷洗廁缸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李慧芯解釋,日常生活都會出現氣溶膠的情況,沖廁就是其中之一,只要有外來的衝力令廁所水產生撞擊,便會釋出水珠及微小的氣溶膠。當有腸胃不適的人士曾經使用過,其排泄物中的病毒或細菌便有機會黏附氣溶膠上離開廁缸及漂浮空氣中,若有其他人接觸到這些致病的細菌或病毒,就會染病。
她提醒市民,單靠沖廁時蓋上廁板不足以完全杜絕細菌散播,必須定期以1:49的稀釋家用漂白水刷洗廁缸,以及以1:99的稀釋家用漂白水清潔洗手間各處。
李慧芯亦建議市民長期開啟洗手間的抽氣扇,有助稀釋空氣中的細菌和病毒,如洗手間沒有抽氣扇,應時常打開洗手間的窗戶,保持空氣流通。
記者:陳子謙、郭詩詩